2013年12月26日星期四

智慧100 - 自我圓融

若有諸菩薩,不厭生死苦;具足普賢行,一切莫能壞。
         ──六十華嚴經卷四六.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
  
  此偈是說,如果有人發了要學做菩薩的心願,便不該厭離生死之苦,應當學習普賢菩薩那樣,一邊常隨佛學,一邊恆順眾生。不論有多艱難的逆境困擾,也不會 讓他退失救度眾生的大菩提心。這是描述菩薩行者的信願堅貞,難捨能捨,難忍能忍,難行能行。一般人如果厭苦離苦,便想逃避現實世界,菩薩行者則是知苦、耐 苦,救度眾生脫離苦難,所謂「不為自身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,所以菩薩不厭生死之苦。
  
  有一對老夫婦,移民到美國紐約,依靠一位做護士的女兒生活,住在醫院附近,隔鄰是教堂,教堂的後院是一大片墓場。因此逢人就說,他們的家是在生老病死 的娑婆世界,精神上相當困擾,很希望搬出那個環境。他們的女兒卻持不同的意見說:生老病死,正是她所服務的工作項目和工作場所。這兩種心態,正好反映出厭 離和不厭離的兩種想法;很多人希望後世再來做人再來相會,也有好多人希望這一生過了之後不再來到人間受苦,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點,以為好死不如歹活,活 著雖然有許多麻煩,還是不希望死亡。
  
  但是發了大願的菩薩,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。他們為眾生而來,在生死的世間幫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難的眾生。他們好比進入監獄幫助受刑人,跟他們一起生活,同甘苦共患難。這樣才能使眾生親近、信賴、接受,才能對眾生有所幫助。
  
  「具足普賢行」,普賢菩薩具足萬行,發了十個大願,願學佛法、願成佛道的目的,乃是為願一切眾生同出苦海、同成佛道。凡是開始信佛學法的人,就是初發心的菩薩,就當學習普賢菩薩廣度眾生的大悲願行。
  
  「一切莫能壞」,是由於菩薩有信、願、行三種心的堅貞不拔,所以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他們失望、退卻、後悔、中止,他們會繼續地再接再勵。如何才 辦得到呢?必須一次又一次地發願要學習普賢菩薩,不戀生死,也不厭生死,便能做到。如果迷戀生命,就會貪生怕死;如果厭倦生命,就會逃避責任。生命的可 貴,不在於貪求一時的享受;死亡的價值是在於完成了奉獻的任務。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過程中,成長了自我的悲智,消融了自我的得失,便是生命的大圓滿及大 圓融。

智慧100 - 水中電光

眾生無縛無解脫,一切世間不可說;世間非內亦非外,如彼水中電光像。
         ──六十華嚴經卷二八.十忍品
  
  此偈的意思是說,眾生本來無所謂束縛也無所謂解脫,一切的世間現象也都沒有什麼好議論的,而且世間也沒有心內和心外之分,這些就像打雷時映在水中的電光那樣,看來似有,其實是幻非真。
  
  這是在表達空的觀念,同時也在形容大菩薩的心胸襟懷及其無邊的智慧。
  
  佛和菩薩已得解脫,眾生既不在他們的心外也不在他們的心內,由他們看眾生,眾生同於佛,但他們還是要那麼忙碌地度化眾生,何苦來哉?既然知道世界是虛妄的,何必來來去去度眾生?
  
  然而,只要多一點修行的工夫,努力持戒、修定,多看佛經,自然而然會體驗到:世界與眾生固然虛妄,可憐的眾生,卻不知世間虛妄,惹來無盡的苦惱,佛菩薩就自然而然地要努力度眾生了。
  
  智慧越高的人,自私自利、自求安樂的心越少,慈悲利他的心越強。好比一口水井,挖得越深井越空,出水量也越大,而為供給更多,就挖得更深更大,出水也就越來越多。所以,空和有之間的關係,不是凡夫能夠想像得到的。
  
  「眾生無縛無解脫」,眾生本來不被煩惱所縛,也沒有需要解脫的問題,佛菩薩還有什麼事好做呢?「一切世間」既然「不可說」,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還要講那 麼多佛法?世間既不在心內也不在心外,又在那裡?一般人認為,眾生被煩惱束縛,所以需要用佛法來修行解脫;也認為世間現象是可以觀察、說明、理解的;又認 為內心世界和心外環境是歷歷分明的。如果明白了第四句話「如彼水中電光像」,就能體會到前三句話的涵義了。
  
  第四句話點出了主格的眾生及賓格的世間,事實如光如影、如幻如化,眾生不明真相,所以有煩惱有痛苦的束縛,一旦明白了真相,便與諸佛菩薩相同,當下便知本無煩惱困擾,又何須求取解脫。
  
  上述這些都在世間發生,就眾生而言,一切都是有的;從佛菩薩來看,夢裡明明有六趣眾生,覺後空空無大千世界。沒有眾生的演員,沒有世間的舞臺,那還有什麼心內心外。不過,映在水中的電光,還是讓你看得清清楚楚,只是少了一個看得眼花撩亂的人。

智慧100 - 菩薩的夢

  菩薩所行行,一切諸妙願;明解悉如夢,於彼無所著。
         ──六十華嚴經卷二八.十忍品
  
  菩薩明白,自己的所作所為,以及所發的一切偉大悲願,無非都是夢境,所以對於這些了無執著。
  
  菩薩有智慧,所以他們已沒有煩惱;菩薩有慈悲,所以他們永遠地、不斷地、無限地幫助眾生解除苦難。因此,菩薩行就是智慧行與慈悲行。
  
  菩薩行有六度萬行;六度是總綱,萬行是凡為菩薩該做的事都要做。該做的事太多太多了,不同的情況、不同的時間、不同的空間、不同的眾生,都須用不同的法門、方式、形態來協助眾生離苦得樂。
  
  六度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看起來似乎只有布施是度眾生,其實不然!如果該度眾生而不度,就是犯戒,所以持戒也是度眾生。精進是繼續 不斷地布施、持戒。忍辱是對一切眾生所加於菩薩行者的打擊或讚歎、服從或挑釁等等,不起任何愛恨等的煩惱。禪定是心不動搖,在幫助眾生時,即使得到負面的 反應,也不因此而灰心氣餒;遇到恩將仇報的眾生,菩薩行者也當以平常心看待。智慧是對不同的眾生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、安慰、勉勵,自己亦不因挫折而產生心 理上的障礙。
  
  因此,所謂六度,無一不是為了度眾生;而萬行不僅是一萬行,更可以是千萬行。人有千千萬萬不同的性格、需求、層次,佛菩薩會很有耐心地滿他們的願。菩 薩所發的基本弘願是:度一切眾生、斷一切煩惱、學一切佛法、成無上佛道。除此之外,時時要有無量的心願,願願都是願助眾生離苦難得安樂,要到第八地以上或 成佛之後才不再發願,不用發願,自然而然都在大願海中。所以,菩薩的「一切諸妙願」可以用另兩句話來表達,那便是「虛空有盡,我願無窮」。
  
  然而,發了這麼多的大願,幫助了這麼多的眾生,自己都很清楚這些願行,都像空中的花、水底的月、夢中的情景一樣,不會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真的做了多少 好事,積了多少功德。菩薩進入眾生的夢中,與眾生一同做夢,所不同的是,菩薩在夢中知是夢,眾生做夢時尚不知是夢。一旦明心見性,大夢醒時,便知什麼也沒 發生。不過,菩薩明知是夢,菩薩一定要進入眾生的夢境才能把眾生喚醒。
  
  這是非常積極的奉獻,又不以為自己度了任何眾生。一般人雖不是佛菩薩,也該學習這種菩薩的胸襟,就會發現人世間跟佛國淨土是沒有距離的。

智慧100 - 自投火焰

世間猶如焰,妄想取世間;能斷世間想,則離三種倒。
         ──六十華嚴經卷二八.十忍品
  
  世間好比火焰,眾生的妄想顛倒,就像飛蛾投火,誤把這烈焰火堆當作是光明的樂園;若能切斷對世間的執著妄想,就可以擺脫想、見、心的三種顛倒,就可避免火焰了。
  
  對佛菩薩來講,因為已離顛倒,世間等於虛空,也可以說,凡夫的世間等於佛國的淨土。但從佛菩薩的角度,所見的凡夫眾生,處身於火焰世間,竟不自知世間 的環境猶如火焰。焰不是火,但它比火的燃燒力更強;焰是因火而有,一旦火熄滅了,焰也就沒有了。眾生在世間生生滅滅、恩恩怨怨、愛恨交錯、你爭我奪,產生 種種苦惱,就像在焰中接受火灼。這是因為妄想執著,把世間的幻相當成永恆的富有,所以苦難連連。
  
  凡夫眾生為什麼有妄想執著呢?因為我們有身體,身體有渴求的需要,也有不安定和不安全的恐懼,所以就有種種爭取和種種排斥。對於喜愛的,貪得無厭,得 到之後,又怕失去;對於不喜愛的,拚命躲避,卻又揮之不去,因此惹出種種的煩惱。這好比把自己放在熱鍋上,釜底添柴加油,看似一個無辜者在火焰中被煎熬, 其實是自作自受。
  
  若能斷除對「世間相」的妄想執著,就能離開三種顛倒。也就是對於世間的社會現象、心理現象、物質現象、生理現象,不過分貪戀,也不逃避厭離,就可以離開想、見、心的三種顛倒。
  
  想顛倒是妄想,不該思想的問題思想了,不該想到的念頭產生了。見顛倒是邪見,又稱為不正見,那就是以無常為永恆,以人死如燈滅,不明因緣的道理,不信 因果的原則,便是顛倒。心顛倒是隨著環境威脅利誘,而失去自我主宰的理智,如能無欲、無瞋、無怨、無悔,便是智者。普通人雖不易做到,但也不妨練習;能做 到多少,被火焰煎熬的感受就會減少多少。

智慧100 - 風遊虛空

  不離於世間,亦不著世間;行世無障礙,如風遊虛空。
         ──六十華嚴經卷五六.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三
  
  菩薩不離開煩擾的世間,也不貪戀繁華的世間;遊化世間,沒有障礙,猶如風遊虛空,不牽不掛。
  
  這個偈子講到不離世間和不著世間;反過來說,也有一些人是逃離世間,那是還對世間有所執著。就像怕火而避火,雖已離火,仍在厭火,豈非執著!厭離世間 的人是小乘,貪戀世間的人是凡夫,這兩類人都有執著。唯有大乘菩薩是既不離開世間也不貪戀世間。菩薩在世間到處遊化、時時遊化而不為世間的罪惡及煩惱等所 困。大乘菩薩住於世間是為救度眾生,一般凡夫住於世間,卻是自惱惱人。可知智者到人間是為入世救世,愚者在人間是為混世。
  
  《六祖壇經》說:「佛法出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佛法因眾生而有,有眾生才需要佛法;唯世間才有眾生,唯世間才需要佛法,所以,離開世間不需要佛法。
  
  有人以為,入山求法求道,得道之後就要離開世間。這不是正確的觀念。釋迦牟尼佛為度眾生而修行,成佛之後,四十多年中都在人間辛苦忙碌救濟眾生。若無眾生可度就不需要佛,佛也不需在這個世間出現。修道應該從世間的立場出發,得道之後依然在世間行道,這才是真正的佛教。
  
  一般人在有所表現、有所貢獻時,多半躊躇滿志,自認有功勞、有功德,這就是執著,把成就當成是自己擁有的東西。
  
  大乘菩薩的精神是,雖然做了功德,幫助了人,卻以為眾生是自己成長、自己成熟、自己自助,憑的是他們自己的善根。當眾生沈溺於醉夢之中時,菩薩仍要努 力讓他接觸,盡量給予幫助。但有一些人既不主動接觸也不被動接觸。你要幫他,他也拒絕。菩薩對這種人不會失望,不會怨恨,不會認為他是魔、是鬼。菩薩不會 強求,卻願以耐心和悲願來等待因緣成熟,在因緣未成熟時,不會認為那些人是無可救藥、沒有希望的。因此,菩薩心中沒有怨懟,沒有仇恨,也沒有永遠不得救的 人。誰是菩薩呢?只要願意做如此學習的人,你、我、他都可以是菩薩。
  
  「行世無障礙,如風遊虛空」,世間不可能沒有障礙,時間、空間、人際、心理、身體皆有障礙。但菩薩不離世間也不著世間,不論因緣成熟與否都同樣努力。 他知道要使因緣成熟,必須有主觀條件配合客觀因素,因此既不失望也不視之為障礙。若有任何情況發生,那是因緣不成熟之故,繼續努力便可了無障礙。「虛空」 有二義:1.空中什麼也沒有,風可自由吹拂。2.空間有物,風遇物體會轉彎,不覺得那是阻礙,高吹低掠只是在運動而已。若學習到了這樣的心態,保證天天都 會過得非常自在。

智慧100 - 要走正路

生死為曠野,煩惱諸惡道;邊見為賊難,癡盲迷正路。
         ──六十華嚴經卷四三.離世間品第三十三之八
  
  有生有死的眾生,如同曠野中的流浪漢;在煩惱中生活的人,已經像是在惡道受苦的眾生;不論說有永恆說無永恆的生命,都像是在旅途中遇到了盜賊,把他們的功德財產搶光;這一些人都是因為愚昧無智而像盲人一樣地迷失了正確的前程方向。
  
  「生死為曠野」,曠野是沒有人煙、沒有文明的地方,一片草莽密林,野獸、盜匪出沒,隨時會遇到危險。這裡把生死形容為曠野,因為從生到死之間經常活在恐慌、畏懼、憂慮、焦急、無奈之中,生不知何來死不知何往。
  
  「煩惱諸惡道」,惡道是險惡的路途。古代的印度交通不發達,一般人只走大道,不願走小路、險路;只有邪惡的人能從這種路得到好處,在犯罪的路上冒險。此處用惡道形容煩惱,因為煩惱促使人們冒險、造惡業,做自害害人的事。
  
  「邊見為賊難」,邊見包括常見和斷見,這兩種見解不是正見,不是中道見,而是旁門左道,流於獨斷、偏激或特別消極。「常見」認為神、靈魂、我是永恆 的。這種見解的好處在於認為「我」永遠是我,永遠存在;壞處在於「我」既永遠存在,做好做壞都一樣。做了壞事,一時挨人咒罵;做了好事,一時受人讚歎。咒 罵也好、稱頌也好,都沒有關係,「我」還是好好的。古代中國臨刑殺頭的黑道漢子會說:「砍頭沒什麼不得了,十八年後又是好漢一條。」這就是常見。
  
  「常見」蠻可怕,「斷見」更危險。「斷見」是不信有生前,也不信有死後,沒有過去生,沒有未來世。這輩子想怎麼過就怎麼過,不必講過去,也不相信未 來。想搞錢圖享受的人不擇手段,只要能弄得到就好,不必考慮未來有沒有惡報,反正沒有未來,這就是斷見。佛教講因果,一定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,現在的行 為必然逃不掉將來的果報。否則就像是走錯了路,遇到了強盜土匪,把一切功德都搶劫掉了,把未來的好路全給阻絕了。
  
  「癡盲迷正路」,這一句與上一句相關。不信因果是斷見,不信因緣是常見,都叫癡盲。邪見之人沒有正路可走,遑論成佛度眾生!這四句話是叫我們不要墮入生死曠野,不要步上煩惱惡道,不要落入邊見賊難,以免迷失正確的成佛之道。

智慧100 - 心不在焉

心不在內外,心亦無所有;妄取故有法,不取則寂滅。
         ──六十華嚴經卷二○.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七
  
  此偈是說,我們的認知分別心,既不在身內也不在身外;說穿了,根本也沒有心這個東西。如果把心當作真實不變的東西,就有各種虛妄的現象出現;如果能夠不把心的現象當作自我,你就沒有種種煩惱了。
  
  人人都有心,用心、談心,而把它形容成良心、忠心、黑心、壞心等許多名稱,但是心是何物?心在何處?感覺上既是實在的,也是抽象的,因此大家見仁見 智,各說各話。禪師們乾脆說:「無心。」可是還有心的功能和心的現象,因此,永嘉禪師的描述是:「無心恰恰用,用心恰恰無。」心這樣東西,運用它的時候不 能說沒有,捕捉它的時候又不知它是什麼了。
  
  許多人認為心屬於精神層面,是內在的力量、境界、體驗或活動的根源。如果說心不在內而在外,身體之外有心所寄託的地方,這是說不通的。但如果說心在 內,「內」又在那裡?頭腦裡有心嗎?心臟裡有心嗎?神經系統裡有心嗎?肉體任何一部位都不是心,否則人在死亡後肉體還在,心的功能怎麼沒有了呢?
  
  活著之時,心臟停止跳動,也不等於無心;全身麻醉時,亦不就是無心;熟睡時、沈醉時,頭腦不起作用時,也不等於心已死了。可見,心雖與肉體有關,卻並不就是肉體的任何一點。
  
  人心是什麼?是一種維繫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力量,如財富、地位、權勢、名譽等,乃是身體、心靈和外在環境的三結合。換句話說,心是叫他人給你肯定及注意的自我價值,也是你追求滿足及對抗外力的各式念頭。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。
  
  一般人不瞭解心在那裡,也不知道心是起於虛妄的執著,所以常常看不開、想不通、鬧情緒、起煩惱,傷害了他人,又糟蹋了自己。如果你有了智慧,認識了心的本質,只是從虛幻的自我價值而起,並不是真有一樣東西叫作心,你就是一個能夠生活得非常快樂的人了。